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党建工作 | 教科研工作 | 实习实训 | 学团工作 | 招生就业工作 | 非遗工作 | 职教集团 | 影像中心 | 实训室安全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文章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非遗工作>>正文
清明追思,家国永念
2020-04-04 16:06  

  2020年04月04日,庚子鼠年三月十二,迎来“清明”。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清明节历史悠久,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作为节日,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时节,扫墓祭祖,既为寄托哀思、追念亲恩,也为敦亲睦族、慎终追远。


引经据典


《淮南子·天文训》

原文: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释义

春分后十五天是清明节气。


《梦粱录》

原文:“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

释义:

清明前后的扫墓活动常成为社会全体参与的事,

数日内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


清明由来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时,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晋文公。即位后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鄙视争功讨赏,他打好行装同母亲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又发现一血书,上写: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死而复活。便赐老柳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三候


  一候桐始华。 在这个时节首先是白桐花开放;

  二候田鼠化为鹌。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

  三候虹始见。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明习俗


  清明节历史悠久,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节日习俗的形成与此时的节气特点密切相关。

1. 扫墓

  过去民间每逢寒食节,家家户户不举火煮饭,只吃冷食。第二天是清明,人们上坟烧纸,修墓添土,将墓园打扫干净,以表示对亡者的怀念。 

  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这些风俗是一直流传下来的

扫墓时间最好选在阳气比较旺的时候,即上午9时后到下午5时前最好,在下午5时前完成清明祭扫活动。在清明节前后五天,和清明节当天都可以。


【扫墓禁忌】

  • 孕妇避免扫墓

孕妇最好避免清明的扫墓活动,这不仅仅是阴气重的影响。从别的方面来说,清明时节是非常拥挤的,为了胎儿的安全,并不建议孕妇去参加,再者扫墓的气象和周边的环境均不利孕妇的健康。此外是女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此类活动。

  • 不在墓地照相

大家扫墓的目都是为了祭祀祖宗,而非玩乐。举头三尺有神明,大家扫墓的时候,最好心怀敬意,专心谨慎,千万不要随意墓地合影,甚至随意的照相,否则引来了不好气场,就有阴阳失衡的可能,会损害个人的运势。(专业人士除外)

  • 忌穿大红大紫

清明节是不能穿的大红大紫去上坟的,相信大家也不会穿这样的衣服去参加此类活动的。不过总有人会疏忽大意,在佩戴或是内衣上不经意使用了红色。当然本命年是例外,内衣可穿红色。

  • 外人不要参与

清明的时候作为外人的身份去参与扫墓是比较忌讳的,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毕竟不是一家人,各自加持的气运也不同,可能会造成气场的紊乱,导致不协调而走霉运。

  • 状态不佳不去

一个身体正处于生病状态,或是虚弱状态的,或者最近运气不佳,诸事不顺的人最好不要去参加扫墓活动,因为此类人正处于总体运势低迷的状态,极易招致晦气,因为阴晦之物最喜气运低迷的人,这种人缺乏人气,容易侵犯,因此状态不佳的人最好不去扫墓。

  • 坟头草必修整

坟墓上长植物的,必需要清除,万万不可使其长出气候。所谓扫墓,就是让你清扫不利于墓地的东西,坟头的草木会对家族的成员造成伤害,包括了气运和健康,都是大大不利的。

  • 忌嬉骂忌非议

扫墓完毕后,有人带着孩子去的,可能刚开始还算肃穆,一结束就开始打打闹闹,嘻嘻哈哈了。这是要注意的,要知道墓地毕竟是阴灵沉睡之所,嬉笑怒骂会滋扰阴灵,是大不敬,可能会招致麻烦,非议先人就更不可取了,如果路过他人的墓地,对逝者品头论足即是亵渎的行为。


2.云祭扫

今年清明遇上疫情,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各地倡导“云祭扫”。


互联网在特殊时期发挥作用,把线下的鞠躬致敬,变为了网上的缅怀祭奠,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每一次祭扫都是价值和情感的双重回归,凝聚起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汇聚更多的前行力量。

线下清风拂松柏,线上清明祭忠魂,让我们于清明“云祭扫”中升华家国情怀


3.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4.插柳植树

清明插柳戴柳有一种说法: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来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从此以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清明插柳戴柳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5.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6. 荡秋千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清明养生

1.及时添衣,注意保暖

  天气虽日渐暖和,但晴雨多变,容易受凉感冒。俗话说“春捂秋冻”,此时不应立刻收起棉服,建议采取“上薄下暖,薄厚搭配”的着装方式。适时增添衣物,注意防寒保暖。


2.清淡饮食,少吃“发”物

  清明是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多发季,不宜多食“发”物,如鱼、虾等。

  应多吃时令蔬菜,如韭菜、白菜、萝卜等。此外,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注意低盐饮食,增强钾元素的摄入。

3.菊花祛寒,养肝利胆

清明时节,天气温暖、阳气生发,春养肝常保健。多饮用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的菊花茶,不但可以养肝利胆、疏通经脉,还可去除体内寒气。


清明饮食

清明前一天为古代的寒食节,实行禁火冷食,要到清明日的中午才能重新举炊。为适应寒食禁火冷食的需要,人们常把青团子、馓子、枣糕作清明食品。

1.吃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在民‍间食俗中格外重要‍。


2.吃馓子

  "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3.吃枣糕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


清明饮茶

1.普洱茶

清明节融合了寒食节的一部分习俗,寒食节顾名思义也就是指要食用一些不需要加热的冷食,所以如果是在清明期间吃了冷食。从肠胃养护角度来说,按照中医理论肠胃“厌寒喜暖”,所以清明节期间饮用一些普洱熟茶来祛除食用冷食带给肠胃的寒凉。

清明节后降雨增多,空气湿度增加,加之气温上升会使得冬季蛰伏已久的细菌开始滋生,所以清明节后乃是流行性感冒和痢疾的高发期。所以清明节后要注意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尽量不要再吃过夜的食物、生食,同时勤洗手,避免细菌滋生引起的疾病。而普洱生茶中茶多酚具有相应的抑菌功效,同时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增强对细菌、病毒的抵抗防御能力。所以,清明节后可以适量饮用普洱生茶来预防流感。


2.金银花茶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利咽喉,可治疗病毒性感冒、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配制时选金银花10g,沸水冲泡频饮。


3. 白毫银针

清明时节,适宜性味清凉的饮食,以便柔肝养肺,增强体质。一杯白毫银针,富含氨基酸,茶汤鲜爽,味温性凉,有健胃提神之效、祛湿退热之功,最是应时佳品。



清明诗选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寒食》

韩翊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闾门即事》

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惊蛰谚语


清明冷,好年景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



   清明时节,扫墓祭祖,既为寄托哀思、追念亲恩,也为敦亲睦族、慎终追远。它承载的是一种道德,一种文化,寄托着炎黄子孙崇敬先人,仰慕先贤的情怀。今年又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清明,在今年年初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许多坚守一线的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许多美好的生命告别了人世……   今天,2020年4月4日(清明节10时,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

 清明追思,家国永念!



现代服务学院


关闭窗口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服务学院网站  版权所有